close

設計概論

一、設計教育歷史與課程的演變和啟發

近現代整體設計教育的發展階段,從早期藝術工藝工作型態的人才培育,至今講究科學方法融合人文思考的課程內容,大約可分為五個主要時期:

主導風格時期

主要影響觀念

設計要求能力

藝術與美術工藝

布雜學院式教育

對事物的模仿、描寫、觀察與寫實傳達的能力

包浩斯構成教育

構成抽象與幾何

基礎設計、構成、色彩、抽象幾何與分科實作的能力

德國ULM設計學院

設計跨學科整合

機能主義與社會、經濟、心理、人文等跨領域相關概念

系統設計

設計程序與方法

設計系統、程序、方法學與人因工程、使用者導向概念

數位化資訊

知識管理與處理

運算化、數位化、人工智慧、資料庫結構與虛擬技術的發展

至今許多美國設計學校仍然可見包浩斯設計教育概念的影響,在這些不同時期的設計風潮主導下,設計教育的重心與內涵亦隨著改變,在社會價值轉變的同時也是設計教育的新契機。

在這樣的課程架構下,仍隱藏著設計師必須從素描手繪、美學素養到電腦繪圖,從基礎設計到各種設計訓練進而專題製作、必須從設計專業到法規管理與哲學的進階,這些結構性的進度概念成為現代設計教育的專業規則。許多新興領域的專業,經常是向別的成熟專業獲取養分來壯大自我,設計也是如此,從心理學、社會學、工程學、文化學等不同專業,摸索自我的專業知識。參考不同時期的專家對設計提出的定義,有助於我們對設計的認知。

 

二、商業設計教育的發展方向

從早期結合商業行銷概念與設計專業,成為與工業設計鼎立的工商社會新興科系,至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加入,並整合廣告設計科與美術工藝科設計組的教學內容。

直至今日設計科系學生來源最廣泛的視覺傳達設計系成為設計學院主流,結合早期的商業設計、廣告設計、印刷設計、美術設計等專業,教學內容綜合藝術、攝影、廣告、平面、包裝、展示、編輯、環境視覺、識別標誌、網頁、符號、文字、形象設計等視覺議題,並在數位媒體應用的趨勢下,走向多媒體創作的發展。

視傳系教育在講究美感與筆繪創意,有美術系與美術工藝、造型藝術的專業對手,在多媒體網頁方面有數位設計、資訊傳播和媒體設計的科系,讓視傳設計專業的工具性與內容分歧。許多非本科系的人才充斥於社會視傳設計行業中,顯示在知識傳承的多元,與技術的專業表現無法專一成熟。

面對當代生活文化的變遷,傳達模式與方法更加數位化與多元化,傳統的海報、網頁和DM設計,逐漸成為應用軟體及即可達成的基本技能,傳達設計如何在市場行銷、文化價值與美學經濟間取得平衡的能力,是決定此專業存在價值的重點。

 

三、簡述在手工與機械間徘徊的裝飾應用藝術設計路線

近代設計史由十九世紀初英國的美術工藝運動談起,當時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政,擁有【世界工廠】之稱的英國社會中,面臨的是機器生產與手工製作間的矛盾。使得重新回歸到舊有的傳統工藝和生活價值,成為拉斯金、摩理士等具社會主義傾向知識份子的重要主張。

隨著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風潮的推動,美術工藝運動的理想與現實間有著相當的差距,但是強調人與工藝結合創作的理念,重新尋回工作者與生產品間的關係卻是影響深遠的。

處於工業革命時期的台灣傳統社會中,整體工藝水準無法在世界潮流趨勢下產生質的變化,直至劉銘傳的建設傳奇,將台灣帶向較穩定的政治環境。在現代社會的專業分工下,分離出重視裝飾圖案的設計工作。

歐洲設計者在十九世紀末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改進,電燈、汽車等影響現代社會的機械製品一一出現。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強調象徵速度、幻想、動力及自然主義等表現特色的新藝術運動風格,成為當時歐洲國際性的普遍流行。

世紀末的台灣在馬關條約的陰影中,成為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殖民地。特別是台灣並沒有歐洲新藝術運動時期,各國設計師的文化差異可以做觀念交流的背景。只有在日本統一的施政建設下,依照日本從西方習得的二手經驗而前進。西方在持續的工業發展下形成一股強大的消費力量,透過消費獲取新的娛樂和閒暇生活方式。舊有靜態的生活步調與封閉的舊式社會已逐漸改變,設計產品已成為動態品味與生活觀的代言人。

 

四、簡述以抽象幾何與簡潔秩序為導向的前現代設計路線

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受到一次大戰的影響,對藝術觀念的改變極大,抽象話語幾何形式逐漸成為重要方向,在形式背後所有的是藝術家對戰爭與人性的厭惡。一次大戰期間,作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未曾參予,對於抽象幾何的形式發展只能說是世界潮流的跟隨。

當時西方建築設計師呼應站後貧乏的物質狀態,以哲學式的價值思考和對事物本質的追求,創造單純簡潔的視覺新秩序,而德國包浩斯建築學校便是在戰敗國的背景下所建立的,第三任校長密斯有句名言,所謂設計的型態量少即是內涵豐富,足以表達當時強調抽象與簡潔的現代哲學。相對的在日本殖民二十年後的台灣,藝術上人仍是以在日本本土展覽得獎為目標,在建築上則由留學歐美的新一代日本技師,把西方的新古典風格大量應用在殖民地上。

包浩斯將基本設計的訓練視為設計入門的重要課程,設計教育也從工匠與藝術家精神的融合進渡到結合心理、社會、經濟等不同領域知識的整合。1919年台灣興建具有西方古典主義風格的台灣總督府,標榜文藝社會中產階級推動社會智識的情操,呈現日式士紳的文化價值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san70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